在星贝育园的校园小道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自闭症儿童总是固执地只走同一条路线,哪怕旁边的小道看起来更加便捷或者有趣。这种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其实蕴含着自闭症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一现象,对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在星贝育园的校园小道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自闭症儿童总是固执地只走同一条路线,哪怕旁边的小道看起来更加便捷或者有趣。这种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其实蕴含着自闭症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一现象,对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自闭症儿童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对常规的执着。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固定的路线意味着熟悉和可预测。每一次走在熟悉的小道上,他们能精准地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周围的环境不会给他们带来意外的刺激。而新的路线,哪怕只是稍有不同,都可能充斥着未知因素,比如陌生的景观、不同的声音,这会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安,甚至引发焦虑情绪。此外,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系统较为特殊,可能对某些特定的感觉刺激更为敏感。他们习惯的路线也许有着特定的地面材质、光线强度或者空间布局,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他们在行走时感觉最为舒适,因此难以轻易改变路线。
面对自闭症儿童只走固定路线的情况,育园的老师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他们的这一行为习惯。强行改变他们的行走路线,极有可能引发激烈的情绪反应,导致他们抗拒行走甚至哭闹不止。相反,老师们可以先顺应他们的习惯,在孩子每次行走固定路线时,陪伴在旁,与他们轻声交流沿途看到的事物,比如 “你看,这朵小花今天开得真漂亮”,借此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为了帮助孩子逐渐拓展活动范围,老师们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从孩子熟悉路线的相邻小道开始,偶尔引导孩子尝试踏上一小段新路线。在这个过程中,要用温和的语言鼓励孩子,比如 “我们一起去看看前面那条小路,说不定有更有趣的东西哦”。如果孩子表现出抗拒,不要强迫,而是适当地给予奖励,如一颗小糖果,强化他们尝试新路线的行为。随着孩子逐渐适应,慢慢增加在新路线上行走的距离,让他们在心理上逐步接受不同的行走路径。
利用视觉支持工具也是个不错的办法。老师们可以绘制校园小道的地图,将孩子熟悉的固定路线用醒目的颜色标记出来,同时把周边其他可供选择的路线也清晰呈现。通过向孩子展示地图,以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校园的整体布局,让他们明白除了习惯的路线外,还有其他安全有趣的路线可以选择。在孩子尝试新路线时,拿着地图为他们指引方向,给予他们明确的视觉提示,减少他们对未知路线的恐惧。
另外,开展小组活动也能起到积极作用。组织几个性格友善、开朗的孩子与自闭症儿童一起行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带动自闭症儿童尝试不同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同伴的积极行为和鼓励往往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使自闭症儿童更愿意迈出探索新路线的步伐。例如,其他孩子兴奋地说 “这条小路好有意思,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可能会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跟随前行。
在星贝育园这个充满爱与包容的环境里,面对自闭症儿童只走固定路线的情况,老师们只要用心去观察、用爱去引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就能帮助他们逐渐打破心理上的束缚,拓展活动空间,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