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水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场景里,老师们经常观察到一些孩子在情绪焦虑时,会下意识地反复摸耳朵。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是自闭症儿童借助面部触觉进行情绪调节的特殊方式,成为学校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丽水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场景里,老师们经常观察到一些孩子在情绪焦虑时,会下意识地反复摸耳朵。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是自闭症儿童借助面部触觉进行情绪调节的特殊方式,成为学校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窗口。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外界环境中的许多刺激都可能引发焦虑。陌生的声音、人群的聚集,甚至光线的变化,都可能让他们的感官系统不堪重负。在情绪濒临失控的边缘,摸耳朵的行为就像他们的“情绪急救包”。耳朵部位布满了丰富的神经末梢,当指尖轻柔或用力地触碰、揉捏耳朵时,来自面部的触觉刺激会迅速传递到大脑。这种有规律的触觉反馈,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焦虑情绪的蔓延,帮助他们从混乱的感官体验中抽离,重新获得掌控感。就像给自己的情绪按下一个“暂停键”,在熟悉的触觉刺激中,逐渐平复内心的不安。
丽水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深知,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们对情绪调节的迫切需求。他们没有急于纠正孩子摸耳朵的动作,而是选择深入观察每个孩子的行为模式。老师们发现,不同孩子在焦虑时摸耳朵的力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都存在差异,这些细节成为定制个性化引导方案的关键。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调节情绪,学校的老师们设计了一系列温和且有效的干预方式。当察觉到孩子出现焦虑迹象时,老师会先蹲下身,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通过目光接触和轻柔的肢体接触建立信任。同时,他们会引导孩子尝试一些替代方式来获取触觉反馈,比如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脸部,或是用手指轻轻按压脸颊。这些新的触觉体验既能满足孩子对触觉刺激的需求,又能帮助他们建立更合适的情绪调节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还会通过游戏和互动,帮助孩子增强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他们用生动的表情卡片和简单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情绪,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当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时,老师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孩子积极的行为。
丽水星贝育园的老师们明白,帮助自闭症儿童调节情绪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他们用耐心和专业,从每一个摸耳朵的小动作入手,为孩子们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充满理解与关爱的环境中,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勇敢地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