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孩子的世界里,沟通与交流常常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许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明明给出了清晰明确的指令,可自闭症孩子却仿佛置身事外,毫无反应,似乎“听不懂”这些指令。然而,星贝育园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不是孩子听不懂,而是我们“没说对”。这一观点犹如一道曙光,为自闭症孩子的沟通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一、传统认知下的“听不懂”困境
家长的心急如焚
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听不懂指令”是一件令人无比焦虑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满心期待地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指令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把玩具收起来”“过来吃饭”等。然而,孩子却常常没有任何回应,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长们反复强调指令,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但孩子依然无动于衷。这种反复的失败让家长们感到心力交瘁,甚至开始怀疑孩子的能力,担心孩子永远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
教育的举步维艰
在教育场景中,“听不懂指令”也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老师需要学生遵守纪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对指令的理解和执行。然而,自闭症孩子往往无法准确理解老师的指令,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秩序,反复解释指令,但即便如此,仍有许多孩子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这使得老师在教育自闭症孩子时感到力不从心,教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社交的孤立无援
“听不懂指令”还会严重影响自闭症孩子的社交发展。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孩子需要理解同伴的语言和行为指令,才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但由于他们无法准确理解这些指令,常常会被同伴误解为“不合群”“不听话”,从而遭到排斥和孤立。这种社交上的挫折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加封闭自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二、星贝育园:揭开“没说对”的真相
指令表述的复杂性
星贝育园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给出的指令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过于复杂。自闭症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与普通孩子有所不同,他们往往难以处理复杂的信息。比如,我们说“把桌子上那本红色的、有卡通图案的书放到书架第二层的左边”,这样的指令包含了太多的描述信息,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同时处理这些信息而感到困惑。星贝育园认为,指令应该尽量简洁明了,突出关键信息,比如“把书放到书架左边”,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指令传达方式的单一性
除了指令表述的复杂性,指令传达方式的单一性也是导致孩子“听不懂”的重要原因。我们通常习惯用语言来传达指令,但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语言可能并不是他们最擅长的接收信息的方式。有些孩子对视觉信息更加敏感,有些孩子则对动作、手势等非语言信息有更好的理解能力。星贝育园强调,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偏好,采用多样化的指令传达方式。比如,对于视觉型的孩子,可以使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来传达指令;对于动作型的孩子,可以通过示范、手势等方式来引导他们完成任务。
指令与孩子兴趣的脱节
自闭症孩子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关注点。如果我们给出的指令与孩子的兴趣无关,他们可能就会缺乏执行的动力。星贝育园指出,要将指令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提高孩子对指令的接受度。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喜欢汽车,我们可以把指令设计成与汽车相关的内容,如“把汽车玩具放到盒子里”,这样孩子就会更愿意去执行指令。
指令情境的不匹配
指令的有效性还与情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情境下,同样的指令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情境因素,孩子就可能会误解指令。星贝育园认为,在给出指令时,要确保指令与当前的情境相匹配,并且要让孩子明确指令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比如,在教室里说“安静”,孩子可能知道是要保持安静,但在操场上说“安静”,孩子可能就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调整指令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三、破局之道:正确的指令传达策略
简化指令,突出重点
星贝育园建议,在给自闭症孩子下达指令时,要尽量简化语言,突出关键信息。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而是用简短、直接的词语来表达指令。比如,不说“你去把客厅里的垃圾倒掉,然后把垃圾桶拿回来洗干净”,而是分成几个简单的指令:“把垃圾倒掉”“把垃圾桶拿回来”“洗垃圾桶”。这样孩子可以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减少理解上的困难。
多样化传达,因材施教
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偏好,采用多样化的指令传达方式。对于视觉型的孩子,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卡片,上面画着需要孩子完成的任务,孩子通过看图片就能明白指令的内容。对于听觉型的孩子,可以使用清晰、缓慢的语速来表达指令,并且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音乐或节奏,增强指令的吸引力。对于动作型的孩子,老师或家长可以先进行示范,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指令。
结合兴趣,激发动力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将指令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说“把画笔放到画架上,然后画一幅你喜欢的画”。这样孩子会因为对画画的兴趣而更愿意去执行指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如表扬、小贴纸等,进一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适配,清晰明确
在给出指令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的情境,确保指令清晰明确。如果是在户外活动,指令要简洁明了,便于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理解。如果是在室内学习,指令可以相对详细一些,但也要注意不要过于复杂。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指令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避免孩子产生误解。
自闭症孩子“听不懂指令”并非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在指令传达方面存在不足。星贝育园提出的“不是听不懂,是‘没说对’”这一观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指令传达策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来调整指令的表述、传达方式、与兴趣的结合以及情境的适配,就一定能够帮助自闭症孩子更好地理解指令,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