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闭症孩子突然出现打人、摔东西等攻击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常常陷入焦虑与无助。在杭州星贝育园,专业团队深知这些行为并非孩子的 “故意使坏”,而是内心需求无法表达的无奈宣泄。多年来,星贝育园通过深入剖析行为根源,运用科学干预方法,帮助众多孩子逐步减少攻击行为,学会用更积极的方式表达自我。
探寻行为背后的 “无声呐喊”
在星贝育园,老师们明白,每一种攻击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孩子未被满足的需求或难以言说的困扰。感觉统合失调是常见诱因之一,部分孩子因触觉敏感,当他人不经意触碰时,会因难以承受刺激而产生攻击行为;听觉过敏的孩子,可能因突然的噪音感到烦躁不安,进而通过摔东西来发泄情绪 。
沟通障碍也是导致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孩子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时,可能会通过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例如,想玩同伴手中的玩具,却不知如何沟通,便直接抢夺,甚至动手打人 。此外,环境的变化、规则的不适应等,也可能让自闭症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感,从而引发攻击行为。星贝育园的第一步,便是通过专业评估和细致观察,解码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定制化干预:用科学与耐心化解危机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攻击行为,杭州星贝育园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对于因感觉统合失调引发攻击行为的孩子,园方配备了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室,通过滑板、羊角球、触觉刷等丰富的器材,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 。比如,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让触觉敏感的孩子进行触觉脱敏训练,从轻轻触摸孩子的手臂开始,逐步增加接触的强度和范围,帮助孩子逐渐适应触觉刺激,减少因感觉不适引发的攻击行为 。
此外,星贝育园十分注重环境的创设和规则的建立。教室的布置简洁有序,减少过多的视觉刺激;活动安排遵循固定的流程和规律,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同时,老师们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示,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如 “轮流玩玩具”“不能打人” 等,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遵守规则 。
正向引导:在鼓励中重塑行为模式
在杭州星贝育园,正向引导贯穿于干预的全过程。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老师们不会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先冷静地制止行为,确保孩子和他人的安全,然后耐心地询问原因,给予理解和安抚 。当孩子做出积极的行为改变,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如主动用语言表达需求而没有动手抢夺,老师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句真诚的赞美,或是孩子喜欢的小贴纸、小零食,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 。
星贝育园还会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和社交技能。在 “情绪小怪兽” 游戏中,老师用不同颜色的玩偶代表不同的情绪,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和调节 。通过这些正向引导,孩子逐渐建立起积极的行为模式,攻击行为越来越少。
家校协同:为孩子筑起爱的防护网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改善,离不开家庭与机构的紧密合作。杭州星贝育园定期组织家长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教师授课,向家长讲解自闭症孩子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干预方法以及家庭应对策略 。同时,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老师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和进步情况,为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指导家长在家中延续干预 。
在杭州星贝育园,每一个攻击行为的背后,都藏着孩子需要被解读的 “密码”。通过探寻根源、科学干预、正向引导和家校协同,星贝育园帮助自闭症孩子逐步走出行为困境,学会用更健康、积极的方式与世界相处 。这份对孩子的理解与关爱,不仅改变了孩子的行为,更温暖了无数家庭的心 。